top of page

國防部持續推進軍用商規無人機,實現國機國造、加速 MIT無人機產業發展


圖片來源:中華民國海軍

國防部自民國113年起即參照俄烏戰爭經驗及不對稱作戰原則,以全力建置各式無人機為首要目標。113年度法定預算已編列近新台幣14億元,除陸用監偵型無人機預於117年執行完畢外;其餘包括微型無人機等4案均將於114年籌獲,現由軍備局依國防自主政策持續推動中。


日前定傳媒報導,軍方推動軍用商規無人機,全案傳出「緩推」,將待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就任,以及新任國防部長上任後,再依全新政策方向進行調整;報導更引述專家觀點,雖然軍方先建立無人機「合格廠商」名單,可是綜合軍方內部訊息,仍偏向對外採購成熟好用的機型。專家評估,未來極有可能採購一部分「黑色大黃蜂」,原本分配給國內廠商的預算大餅,也可能牽動而重新調整。


國防部立即於2月15日澄清,國軍各項武器裝備籌獲,是依敵情威脅及聯合戰力規劃指導,完成建案程序後,秉「公開、務實」原則執行,不因人事更迭而調整。




蔡英文政府於 2019 年推出「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」,其中強化台灣國防產業,落實國防自主為重點之一。為呼應政策,由中科院主導的台灣無人機國家隊也逐步成形,朝「軍規」、「商規」兩方向同時邁進。


技術門檻較高的「軍用軍規無人機」由中科院主導,依作戰任務提出的研製需求,結合台灣各領域優秀廠商,建立起相關供應鏈。目前已有四種軍規無人機已經量產,另研發測試中的有騰雲大型、銳鳶二型、紅雀三型、巡飛彈四種。至於「軍用商規無人機」則是運用台灣民間現有無人機技術,可以大量快速生產製造,中科院協同國科會、經濟部、國防部等單位,成立「軍用商規遴選作業小組」,推動六款軍用商規無人機由民間開發製造,協助國軍執行測試驗證與技術諮詢。



國內軍用商規無人機需求超過 3000 架


軍規無人機效能及可靠度非常好,但相對成本較高,也難以大量製造。商規無人機成本較低,也能夠快速大量生產。因此在執行難度較低或者危險性高的任務時,就以商規的無人機為主,以達到國防資源最有效的配置。


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指出,國防部將於 2024 至 2028 年間,規畫國軍採購「軍用商規」無人機的數量將達到六款總共 3422 架的規模,預估今年底國防部將釋出首批無人機量產標案。潛在訂單金額部分,根據 2024 年度國防部所屬單位預算書揭露,首批已編列預算將採購的軍用商規無人機總共為 1799 架,預算總金額達 69.6 億元


國防部已於 2023 年 10 月底召開「軍用商規無人機量產案」廠商說明會,吸引超過百家的廠商參與,並於 2023 年 12 月公告招標。國軍的標案挹注禁止使用中國製零件及相關供應鏈,有助於台灣無人機產業在未來加速發展。



圖片引用:中華民國海軍全球資訊網、財訊雙週刊

本文引用:財訊雙週刊702期、國防部新聞稿

數據分析:KEYPO大數據




2024 ©  宇正投資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
Copyright © UZEN Investment Advisory

Designed by Muselabs

  • LinkedIn
  • Twitter
bottom of page